废水处理技术
景观处理技术
纯净水处理技术
循环水处理技术
中水回用技术
新产品与原创技术
景观水一体化设备的介绍

景观水一体化设备的介绍

你好,我是上海集瑞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接下来由我为大家简要的讲述一下我们公司的景观水处理技术。

提及住区的水环境设计,自古以来就有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吉地不可无水的说法。水体作为一个造景要素,不仅具有生态价值,而且可以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增强居住舒适感,水的形态、风韵、气势、声音蕴含着无穷的诗意、画意和情意,丰富了空间环境,给人美的享受和无限联想。古时即有遥遥十里荷风,递香幽室之说。

但是一些景观水的水质已开始发生变化,个别地方的湖水正在变黑发臭,某些湖泊还出现了观赏鱼大量死亡的现象;一些小区或公园的景观水及一些景观河道由于水质恶化,而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经常遭到居民们的联名投诉,这样的结果与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初衷正好背道而驰。

景观水容易变质的原因: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景观水,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1.小型的天然湖泊,如杭州的西湖和扬州的瘦西湖等;2.人造湖泊,如各大中城市公园内的湖泊;3.与房地产开发相配套的人造景观湖;4.各种景观用的河道。

导致以上几种景观水水质恶化的原因,总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

1.水源的条件差 一般景观水的水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自来水、河水以及地下水。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江河整治的力度,但由于河道受污染时间长且污染物成份复杂,因此现在我国几个主要水系的水质情况还不能达到景观水的水质要求。以上海为例,上海地处长江下游,上游大量富营养物质积聚在这一地区,形成上海水源中所含的氮、磷、碳和钾等元素偏高,这就很适宜于兰绿藻的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在夏季上海的以自来水为水源的景观水只需七天就会变质,加上经常还有酸雨和降尘,使得上海景观水的质量先天就很差。
  2.面污染源多 景观水的周围往往种植草坪、花卉和树木,水中也常常饲养一些水禽、鱼虾之类的动物,供人们观赏。由于雨水冲刷和浇灌水的渗透,会将植物中的各种氮、磷、碳、钾等营养物和肥料、农药以及树叶、枯草等绿化废物大量汇集到地势最低的景观水中,这些面源污染,使得水质进一步恶化。另外,动物的代谢物质也会加速兰绿藻的生长,使湖底呈厌氧状态,反过来又会使鱼虾因缺氧而死亡,腐烂的水生动物其蛋白质分解又使水质变臭,处于恶性循环状态。

而对于某些景观河道,由于周边居民和工厂的环保意识不强,经常会将一些生活或工业污水排入河道,这样的行为将给河道带来毁灭性破坏,必须加以制止。
  3.人为的破坏 人们的不文明行为,也是导致水质恶化的原因之一。例如:公园内一些钓鱼的游客,为了使鱼上钩,往往会预先投入大量的鱼窝,以期吸引鱼群上钩。这种富含蛋白质的,过量的鱼窝沉淀在湖底,又形成了水质恶化的污染源。再如,有些公园管理人员通过卖给游客鱼饵来达到创收的目的。好奇的游客就毫无节制地以投鱼饵来取乐,造成的后果是,鱼儿因撑食而死,多余的饵料和死鱼一起成为水质的污染源。此外,在一些小区内,我们经常能看见一些清洁工为了方便,直接用景观水洗拖把或是冲洗地面上的污迹,用完后再直接将水倒回人工湖,这种行为也会严重地污染景观水。

另外,某些环保公司的野蛮施工也将导致水质恶化。在上海的一个小区,居民们一觉醒来发现本来还是好好的人工湖一夜间变红了,而且水中的各种鱼类都已全部阵亡。后来经调查发现,导致这起事故的原因是,承担人工湖保养工作的某环保公司为了图方便将本该全池喷洒的药剂,一次性倒入了人工湖,这使得药水成为了毒药,这些毒药从局部扩散到全池,最终导致了这幕好水变死水、活鱼变死鱼的悲剧发生。

4.设计的不合理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公园或小区中,由于设计的不科学,人工湖中经常会出现死角,而死角中的水由于缺乏流动,往往最容易恶化。各种污染物将会沉积在死角处,并慢慢地污染整个人工湖,这使得死角成为人工湖的一个内部污染源,因此,在一个人工湖中如果死角越多,水质恶化得越快。
  5.地下水的污染 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如氮、磷、重金属离子等等)渗入了地下,污染了地下水。如今我国地下水的污染已经相当普遍而严重,而大部分的景观水又是与地下水相通的,因此导致景观水的变质也是显而易见的。
  6.蓝绿藻的入侵 蓝绿藻是景观水的头号公敌。由于蓝绿藻的孢子也可通过空气传播,因此它们可以落户于任何有水的地方。这种藻类繁殖速度极快,基本上每20分钟就可繁殖一代,而且藻类的繁殖生长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这样将会影响到各种水生动植物的正常生长,严重时,还会造成生水动植物因缺氧而死亡。大部分鱼类吃了这种藻类都不能消化。更坏的是,这种藻类死亡后,它所含的蛋白质很容易分解,并能产生有毒物质,当这些毒质浓度过大时,不但能毒死鱼类,就连家畜饮了这种水也会被毒死。但这种藻类真正的可怕之处是,它们可以从空气中获得繁殖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提高这些营养物在水体中的含量,从而促进藻类的疯长,因此即使在没有任何外来营养物进入水体的情况下,它们会疯长。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多数城市用水紧张,如何节省水资源,又保持景观水质,越来越成为一重要课题。

以防为主 防治并举

俗话说的好:七分预防,三分治疗,这个道理在景观水中同样适用。如果设计合理并能控制住污染源,这将大大降低治理的难度及成本。对于控制污染源,我们有如下建议:

1.选择好的水源,如果水源的水质不能达标,则应对水源进行适当的处理后,方可引入人工湖内;

2.如有条件,可在湖泊边设计排水沟,以防止绿化污水流入人工湖;

3.定期打捞漂浮在人工湖上的树叶、枯草等杂物,以防止它们向水中释放营养物质;

4.控制饲料的投加量,并要加强管理,以防止各种清洁污水流入人工湖;

5.对于景观河道,应加强对河道周边污水的管理及监督,防止生活污水或工业污水流入河道。

即使有了很好的预防措施,必要的治理还是不可缺少的。毕竟还是会有部分污染物进入水体,而且蓝绿藻从空气中获取营养物的能力是任何预防措施都无法阻止的。要保持好的水质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严格点说,是目前世界性的难题。

现在常用的治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水换水方式
  当水体中的悬浮物(如泥、沙、有机物)增多,水体的透明度下降,水质发浑时,可以通过引水、换水的方法,稀释水中的杂质浓度,以此来降低杂质的浓度,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必须有充足的干净水源作保证。

2.循环过滤方式

在水景设计的初期,根据水体的大小,设计配套的过滤沙缸和循环用的水泵,并且埋设循环用的管路,用于以后日常的水质保养。和引水、换水相比较,虽然减少了用水量,但日常的电能耗费增加了,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费用。
  3.投加化学药剂

投加化学药剂,可以杀死藻类。这样虽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使水质变清,但久而久之,水中会出现耐药的藻类,化学药剂的效能会逐渐下降,投药的间隔会逐渐缩短,而投加的量会越来越多,药剂的品种也要频繁的更换,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也在不断地增加。
  投加化学药剂虽然能使水体变清而且成本较低,但该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水质,相反长期投加还会使水质越来越差,最终使人工湖成为一潭死水。

4.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受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培育的生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恢复。本质上说,这种技术是对自然界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的一种强化。开发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是当前水环境技术的研究开发热点。目前所开发的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实质上是按照仿生学的理论对于自然界恢复能力与自净能力的强化。可以说,按照自然界自身规律去恢复自然界的本来面貌;强化自然界自身的自净能力去治理被污染水体,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乎逻辑的治污思路,也是一条创新的技术路线。不同的人工湖,应根据其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理方法。

上海集瑞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完善景观水体的研究开发新技术,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适用于目前景观水体保护的综合水处理技术——物化+生态,在国内景观水处理技术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并已提请申报国家专利,也已在多个水景工程中得到应用,取得良好成效。

传统的针对江河湖水体的生态处理技术一般包括生态塘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湿地处理技术和土壤处理技术等。结合景观水体的特点,综合国内外生态处理技术和实践经验,我们采用生物修复技术维护、治理景观水体。

生态修复技术机理:在营造景观水体时引入外来系统,包括:净水微生物、植物、食浮游植物的动物、草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底栖动物。由此形成许多条食物链,构成纵横交错的食物网生态系统。并在各营养级之间保持适宜的数量比和能量比,建立良好的生态平衡系统,从而去除有机物、无机物、无机盐、细菌等污染污。

景观水处理生态治理

水生植物

水生动物

生物菌

生态生态链

水中污染物

水体中的物质

水体净化

建立

组成

降解

转移

平衡

景观水处理生态治理工艺流程

在这个工艺流程中,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生物菌建立组成一个生态群落。水生植物是生产者,能够使水中的N,P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合成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水生动物做为消费者以植物为食,防止了水生植物的疯长而使水中的溶解氧减少。当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死亡,生物菌将会将它们分解,防止尸体的腐烂变臭。

由这个简单的生物链我们可以知道,生态系统能够降解和转移水中的污染物,使水中的物质平衡,而达到水体自净化的目的。

生态自净修复特点

建立 良性生态生物链

表现在: 食性与营养上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降解、转移水中污染物。

无能源消耗,只需日常养护。

生态系统水生植物作用

景观水体的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分解后,除了有机碳转化为CO2从水体中逸出外,有机氮、磷等都转变为无机营养盐类,仍滞留在水体中。这些营养盐如长期积累,就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泛滥。通过种植景观水生植物,利用植物对无机营养盐类的吸收、转化和积累,并经人工定期打捞回收,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达到净化水质、抑制藻类生长的目的。

水生植物在生态修复技术中是一种重要载体,它的作用:

1、降低了水流速度,为SS(悬浮物)的沉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有效阻挡光线,减少藻类的生产。

3、在冬季起到保护膜作用,防止土壤冻结。

4、植物的地上和地下组织都可以形成生物膜。

5、植物根部释放氧及其他的物质,如,抗生素、有机复合物等。

生态系统水生动物

以各种清道夫鱼为主,辅以其他水生动物。如:蚌、螺丝等,略带些观赏鱼以提高景观效应。在治理水质的同时,提高水体美感。

水生动物包括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和底栖动物,它们以水体中的游离细菌、浮游藻类、有机碎屑等为食,可以有效减少水体中的悬浮物,提高水体的透明度。投放数量合适,物种配比合理的水生动物,对于延长生态系统食物链、提高生物净化效果有明显作用。通过定期对游泳动物和底栖动物进行打捞,可以防止其过渡繁殖造成的内源污染,同时也将已转化成生物有机体的有机质和氮磷等营养盐从水体中彻底输出。

生物菌的合理应用

1.吞噬藻类。

2.吞噬病菌。

适当区域

不同时期

投放

根据水质

根据水质在不同的时期,适当的区域投放。

生物界菌种的种类繁多,都有着相当复杂的生理特性,例如有固氮菌、嗜铁细菌、硫化细菌、发光菌等等,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离开了它们自然界将堆积满动、植物的尸体,到处是垃圾。

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很快,数量呈几何集增长,在不断繁殖的过程中,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许多变异的种类,这也是为什么微生物的种类不全部为人类了解的原因。这种变异或者会有利于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或者会出现退化的现象。

在水生生态中,做为分解者的微生物,能将水中的污染物(包括有机物,某些重金属等等)加以分解、吸收,变成能够为其他生物所利用的物质,同时还要让它能够降低或消除某些有毒物质的毒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地球环境的美容师。

如何投放微生物呢?首先根据人工湖的水源水质情况,利用现有的微生物,进行驯化,培养出适应当地情况的微生物,接着进一步对培养的微生物进行筛选,筛选出生理活性强的菌种,然后大量繁殖,投放水体。为了保证筛选出的微生物能保持良好的活性,一直处在高效的工作状态,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定期对微生物进行筛选、保存、复壮,将变异对微生物带来的影响降为最低,保持微生物物种的稳定性,这也是生态水处理中的水质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微生物菌种在水体中,不仅要完成它基本的分解有机物,降低或消除有害物质毒性的作用,还要能将水生植物的残枝败叶转化成有机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并对土壤进行改良,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物理性状,提高水体的环境容量,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同时也减少了水土流失,抑制了植物病原菌的生长。

生态治理景观水的负面问题

目前很多地方采用生态方式治理景观水,根据动植物的天然习性来摄食或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质,并降解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水生生态系统无需专用设备、运行费用低同时具有强化景观的作用。水生生态系统因其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最接近自然生态而备受推崇。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大部分设计和使用者都侧重于宏观生态系统,而忽略了微观生态系统,以至于出现滥重水草、漫放水生动物。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处理效果,反而出现很多负面问题。

21生态水域成了蚊蝇孳生的温床

水生植物集中的区域往往也是蚊蝇等害虫最集中的区域。由于水生植物的种植影响了水体的流动,很容易形成死水区。而一般只要有50的死水,蚊子就能产卵。水生植物茎叶之间很容易形成死水区,另外植物对阳光的阻挡,这些阴暗潮湿的死水区就成了蚊蝇滋生的最好场所。

另外也有资料表明,在溶解氧小于2mg/l的静止水域内,很容易吸引蚊蝇等害虫在这些区域内停留、产卵。试验发现清洁的自来水敞口放置(直径200mm,深350mm烧杯),到16天后(水已变浑了)发现有孑孓(即蚊子的幼虫),水体底部溶解氧仅为0.5mg/l。而上下流动的同样水体30天时间内未发现孑孓。

22防渗处理的水池很难建立真正的水生植物系统

目前大部分的人工湖由于考虑到防渗等问题,湖底多为硬质底。对于需要泥土才能生长的水生植物而言,其种植、生长都会有诸多限制。首先是必须在硬质湖底内辟出一块区域填上种植土,以便栽种水生植物。种植土一般难以控制,一方面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营养,而另一方面泥土中的营养物质又会对水体产生影响,这就造成了矛盾。一旦没有控制好种植土的量,要么是植物难以正常生长发挥作用,要么是过量的种植土对水体造成了污染。此外,很多水域由于防渗层铺设质量不过关,造成人工湖水流失过快,或管理过程中补水不及时。水生植物因干涸而生长不良甚至枯死,既没有发挥净水作用又破坏观景效果。上海某公园内的水生植物疯长后,反而破坏了景观,而且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再次,不少人工湖内还放养了大量观赏鱼,鱼类对饵料的摄取有一定的量(投加饵料利用率仅为3%),过多的投放反而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但是饵料投放过少,鱼类又会摄食水生植物,因此掌握饵料的投放量十分重要的。

23水生植物系统缺乏适宜的管理措施

水生生物对于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有着很好的去除作用,但是对于大气中的飘尘、补充水中的悬浮物等的去除效果却不明显,这些污染物沉积在硬质人工湖底,不但影响观感,而且会逐渐减少人工湖的有效容积,影响水体自净功能,因此对于采用宏观生态系统进行治理的人工湖,仍然必须确定周期进行清塘,而这些水生植物又会阻碍清塘的顺利进行,从而增加了清塘的难度。宏观水生生物系统的管理是一项专业的工作,不少人工湖在交由物业公司管理后,由于物业部门没有正确的养护,不能对水质做出有效监控,导致水生动植物不能正常生长;或是疏于管理(不清除枯烂的水草或死鱼),导致被聚集在生物体内的污染物质重新返回到水体中,造成水体恶化、黑臭等的问题。此外,驳岸处种植水生植物会相应地减少亲水区域,违背了水景住宅的设计初衷,因此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内很难营造出真正的人工湿地。

3.忽略了微观生态系统的功效

31概念性的发挥微观生态系统的功效

微生态系统的作用很多设计者都充分的认识到其作用,水体中的微生物是水生态平衡的关键环节。污染物通过微生物分解和富集,转化成CO2N2等和自身生物量,进一步被下一级生物所利用。为了达到建立微生态的目的,很多设计侧重与外来生物源或通过简单水体自然培养来建立微生态。这种做法不但增加运行管理费用和难度,而且不能充分发挥微生态的净水作用。

32由于设计缺陷破坏了微生态系统

目前很多设计采用过滤水处理方式,一方面将水中大量的微生物过滤掉,而且由于防止过滤器堵塞而投加消毒剂,对湖体生态系统进行深度破坏。

三、 生态法水处理设计建议

自然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要营造一个清澈、自然的水体景观,不能机械的采用单一的方法,而是要进行综合的考虑,既要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优势,对于超出生态系统自净功能的水域必须进行强制处理。

1. 要控制蚊蝇滋生就必须保证水体流动和一定的溶解氧。消除死水区主要是在人工湖的死角,尤其是在水生植物密集区(水体流动情况很差)设置推流和曝气装置,将死水变成活水。资料表明,当水体流速达到0.09m/s时,溶解氧大于4.5mg/l蚊蝇的幼虫就无法在水中生长,蚊蝇滋生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水草的种植面积要大于水体面积的1/4~1/3才能发挥其净水作用。并放养一定的比例的鱼类和贝类也可控制蚊虫生长。对水生植物的种植和管理要有明确的操作细则,种植区的选择和设计很关键。采取圈养和种植槽措施的,一定要漫水15M以上,而且需要活水流进行交换。

2 对于采用中水或低于IV级水(地表水标准)作为补充水的景观水,建议增加强制处理措施。在欧美和日本,强制措施一般都采用气浮水处理方式。气浮法也广泛应用于含藻水处理。含藻水经过滤池处理,只能去除50%,而气浮法却可以彻底除去水体中的85%藻类和悬浮污。另外气浮设备可以间断工作,即开即用。

3 目前景观水多为封闭性和非流动性的死水特征。水质更容易腐败发臭,而且水藻在静止的水体中也更容易疯长。要净化水体首先需要在水中造流,使死水变为活水,以强化水体的自净作用。对水体充氧、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可以有效地消除水体的缺氧(厌氧)状态,避免黑臭等情况发生。国外有资料报道,当溶解氧含量在4.5mg/l以上时,水体就处于一个良好的好氧环境,不但会激发水中微生态的作用,而且这样的环境可控制蚊蝇滋生。因此在人工湖中合理设置造流流和曝气装置对于水体净化和蚊蝇防治都有着明显的作用。好在国外和国内都有公司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四、 结论

景观水的水质维持是一项综合技术,采用生态是一种较为自然和谐的方式,贴近生活,也是技术发展的主流。在利用生态系统净水技术时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1 水生植物合理搭配,建议多采用沉水植物。水生植物的种植比例要达到比例要求,种植区需采取特殊处理措施减少对水体的干扰。水生动物的放养以贝壳类为主,适当放养鲢鱼、鳙鱼等食藻性鱼类。

2 强化微生态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传统的“流水不腐”说法,实际就是微生态的作用。强化微生态一般主要是激发水体深层微生物的活性,通常是通过增氧方式提高微生物的代谢和繁殖,同时通过水体的流动及层流交换实现水体的均质平衡。

3 由于景观水域的设计和外在条件限制,仅靠生态系统很难完成水质保持,因此有必要进行强制处理,剥离水中的污染物。强制措施建议采用气浮法,不仅投资少管理方便,而且不需专业维护。

人工湖的水质保持,管理是管件。污染排放的控制、污物的清理及亲水平台的管理都很重要。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基本都是对微污染源的治理方法。也就是说水处理的功能是有限的,一旦受到污染冲击,系统很长时间才能恢复。除此之外,物业管理部门也可以考虑交由专业公司托管。当然,正确的操作、养护规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高效景观水处理装置

高效浮选装置技术和其它水处理技术的比较


气浮系统

Ø 气浮工作原理

气浮法就是在水中通入大量微细气泡,使其粘附于杂质颗粒上造成整体密度小于1的状态,靠浮力使其上升至水面而使固液分离的一种净水法.

最常见的气浮是部分加压溶气气浮。溶气气浮是使空气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溶解于水中,并达到过饱和的状态,然后再突然使污水减到常压,这时溶解于水中的空气,便以微小气泡的形式从水中逸出。溶气气浮形成的气泡,粒度很小,看溶气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气泡的粒度,我公司生产的气浮设备能够满足10-20um。出水层乳白色。

我公司采用的是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气浮,回流水量为进水量的10%-20%,景观水池的水通过提升泵提升,大部分的水进入气浮池的接触区,少量的水进入加药桶,成为溶解所加药品的溶剂。也有的是用自来水做为溶剂。所加的药根据水质而定,在景观水处理中一般加的是PAC,PAM。他们的作用是能对水中的物质起絮凝的作用。使这些物质能够组成大颗粒的物质。接触室除了进水之外,还有约10-20的溶气水,溶气水通过溶气释放器释放出来,产生微小气泡,直径约10-20um,气泡越小,越有利于与杂质接触。使杂质的密度小于水而浮于水上。接触室出来的水进入分离室,分离室的面积要比接触室的大,流速的减少有利于固液的分离。漂浮在水面的杂质通过刮渣机刮入污泥斗,然后进入污泥池,由泵打入市政管网。清水通过收集管道到清水池,清水池中部分水回流到溶气水泵,溶气水泵能吸入空气,并将空气与水送入溶气分离罐,通过放在接触室的释放器释放出来。绝大部分的水是由泵提升回用到景观水池。

Ø 气浮流程图

助凝剂

混凝剂

出渣

计量泵

储液池

提升泵

溶气系统

清洗装置

气浮池

絮凝池

计量泵

刮渣机

出水池

回水

Ø 气浮特点

见效快,水质稳定,处理效果好。

运行及设备维护费用较低。

管理方便。

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改良水质。

售后服务

我公司认为最终要保证整个系统工程的可靠性、设备稳定性,最关键的是我们提倡的理念售前设计和售后服务,售前设计体现在我们公司的设计思路和设备选型上,好的设计理念能最大节省业主的设备投资,好的设备选型能最大节省业主的将来的运行费用,而且贵公司的废水处理后能每年为贵公司节省很多费用,而且贵公司的废水处理又难度但很又典型意义,我们的售后服务最主要是体现在设备安装好后的很多细节过程,其中设备的操作人员培训工作,加药处理的调节,工艺系统的稳定性操作和保养培训,特别是将来设备的售后服务,零配件的及时更换,设备的清理清洁保养工作,水质报告等等。

非常感谢你支持我们公司的产品,请相信您的选择,相信我们的产品。我们能为您节省更多,获利更多。

首页 | 关于集瑞 | 水世界 | 产品介绍 | 工程案例 | 技术资料 | 订购流程 | 网站申明 | 免费设计